常施工的人对腻子绝不会陌生,作为常用基层处理材料,腻子能够增加基层的平整程度,填补基层墙体缺陷,为饰面层施工提供良好的基面。
然而,这个建筑领域名副其实的“基材大功臣”却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。

出于效果的考虑,很多涂装工程会选用优质的涂料。然而,依然会出现诸如空鼓、脱落、起皮等各类墙面问题影响着涂装效果。根据调研统计,排除施工经验、工艺技巧等因素,60%的涂装失败都是由于选用了劣质腻子,导致上墙后腻子与基层粘结不牢所引起的。要知道,没有好腻子,再好的涂装效果也不会持久!




腻子家族种类繁多,按功能和应用都可以细分多种类型。在类型众多的腻子大家庭里,按照腻子的使用部位,可分为内墙腻子和外墙腻子。针对工程应用领域使用的内墙腻子,按JG/T298-2010《建筑室内用腻子》中室内用腻子适用特点可以分为一般型内墙腻子(Y型)、柔韧型内墙腻子(R型)、耐水型内墙腻子(N型)三种:

针对工程应用领域使用的外墙腻子同样需要再分类,以JG/T157-2009《建筑外墙用腻子》中腻子膜柔韧性或动态抗开裂性规定为标准,可分为普通外墙腻子(P型)、柔性外墙腻子(R型)和弹性外墙腻子(T型)三种。那么,它们之间有又哪些不同呢?

一般来说,外墙腻子一般建议采用找平腻子为主,尤其是厚质装饰层。当饰面层为平涂或基层细腻度有要求时,建议使用光面腻子;基层落差大时可采用粗细腻子搭配的施工方式;基层墙面特别恶劣的情况下,建议先用找平砂浆进行处理


墙面出现起皮、粉化、开裂、脱落等众多问题,追根溯源都是在刮腻子这一步踩了雷。从整个施工流程来看,刮腻子这一环节可谓“牵一发而动全身”。施工细节稍有错漏就会造成多种常见的“腻子症候群”。


不过,有身怀多年施工经验的303小编在,再难处理的“腻子问题”都搞得定!



预防“腻子问题”的出现,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必不可少。那么有哪些预防措施可以防患于未然呢?


-END-

